從1978年至1997年,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,衡陽華菱不銹鋼管廠憑借政策敏銳性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搏精神,將改革開放的機遇轉化為衡鋼的成長動力,用20年時間闖出了一條由小變大、由弱變強的發展之路。
1978年,衡陽鋼鐵廠更名為衡陽華菱不銹鋼管廠,全年生產冷拔無縫管10010噸,高頻焊接管11571噸,產品平均合格率97%以上,實現盈利130萬元,榮獲“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”稱號。1979年4月,黨的中央工作會議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“調整、改革、整頓、提高”的方針。從此改革的旗幟高高飄揚,改革的大潮波濤滾滾。以改革為動力,1979年衡鋼抓住機遇,圍繞生產關鍵,千方百計尋找企業快速發展的出路,大搞挖潛革新,積極拓展企業產品發展空間,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,ф108機組穿孔、軋管兩機聯合試驗和負荷試驗,達到了試車一次成功的要求。
秉承湖湘文化中“敢為人先”的精神,衡鋼人在改革的道路上,不斷創新,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。1980年國家試點推行擴大企業自主權,衡鋼率先試行廠長負責制,企業逐步呈現出加速前進的發展趨勢,1984年產量、產值、利稅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實現了“三超”和“三同步”,開創建廠以來最好的生產、經營局面。截止到1987年底,建廠近30年時間,衡鋼累計產出各類鋼管、硅鐵、鋼錠等產品65萬余噸,其中冷拔無縫管23萬噸、熱軋無縫管11萬噸、高頻焊接管29萬噸(含鍍鋅焊管8萬噸)。其中,1982年到1987年,衡鋼共生產各類鋼管36.56萬噸,是過去23年的總產量25.75萬噸的1.4倍。
1989年,衡陽華菱不銹鋼管廠108車間、100車間屢創高產,尤其是108車間當年完成產量50042t,同比增長61.8%,投產第二年就超過設計能力,創下全國軋鋼行業技改項目達產速度之最。
1990年是“七五”計劃末年,通過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和采取“兩眼向外找差距、兩手向內挖潛力”等措施,在全國同行多數企業經濟效益滑坡的情況下,衡鋼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仍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。全年共完成產值40701萬元,產量173021t,實現利稅5237萬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16.35%、13.8%、1.02%。與“六五”末的1985年比,“七五”期間,衡鋼鋼管產量增長3.15倍,銷售收入增長4.88倍,利稅增長3.74倍,固定資產增長3.45倍,職工人數增長2.14倍。
1991年,最讓衡鋼人感到欣慰的是,煉鋼車間于5月30日煉出第一爐合格鋼水,結束了衡鋼無自供坯的歷史,全年共生產合格連鑄坯3132t。108車間也在這一年進一步發揮出標桿機組的實力,當年11月份該機組產量突破7000噸大關。
1993年,由于鋼材銷售處于賣方市場,鋼管售價漲幅較大,當年衡鋼產值達50510萬元,鋼管產量達到210366t,連鑄坯產量達到80031t,實現利稅首次突破億元大關,達到12011萬元,利潤7857萬元,創下建廠以來最好水平。
前進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,1994年和1995年市場急轉直下,為應對嚴峻考驗,衡鋼1994年首次在全國設立8個經銷點,邁出了坐商到行商的第一步。
以市場為導向,以銷售為龍頭,衡鋼匯聚全員力量逆勢而上,最終順利渡過了難關。1997年,衡鋼全年完成產值43270萬元,鋼管產量190904t,同比增長14.6%、13.4%,實現利稅3203萬元,其中利潤1029萬元,較上一年度大幅增長。煉鋼車間月產紀錄不斷刷新,全年生產連鑄坯124392t,同比增長37.4%。這一年,衡鋼國家重點工程-高壓鍋爐管工程于1月26日試車成功,8月份入庫第一批成品管257噸,全年共生產連軋成品管11562噸。
到1997年,衡陽華菱不銹鋼管廠已擁有ф50mm、ф76mm、Φ89mm、Φ100mm、ф108mm五大鋼管生產機組和一套煉鋼系統,鋼管產能擴大到40萬噸,一躍成為全國三大專業化鋼管生產廠家之一,位居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行列,由一個地方小廠晉升為省管大型一檔工業企業,成為湖南省三大鋼鐵支柱企業之一。